2024年6月15日《三衢》:热辣青春 新质启航——衢州学院隆重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三衢发布时间:2024-06-15浏览量:530

三衢: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822405

骊歌声渐起,依依思源情,六月的校园万物葱茏,孕育收获和希望。6月14日晚,衢州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在校大会堂举行。典礼现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带着母校的祝福,我校2348名毕业生们怀着感恩与梦想,即将奔赴星辰大海,追光远征。

校领导杨玲、郑友取、吴耀光、江爱民、郑文山、陈烈荣、周兆忠、章剑锋出席典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全体毕业班班主任、教师代表,毕业生家长代表及部分毕业生现场参加,各学院通过组织毕业典礼分会场观看直播的形式参加典礼,共同见证2024届毕业生扬帆起航、踏上人生新旅程的荣耀时刻。

典礼在热闹的拉歌中拉开序幕。动感的旋律和飞扬的歌声,承载着毕业生们对大学校园美好的回忆和奋斗拼搏的志向,以及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

随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校长郑友取向即将告别母校、奔赴未来的2024届毕业生表示衷心祝贺。他深情回顾,感谢2024届同学们以坚定和执着、智慧和果敢、勤力和贡献为追赶跨越、奋进前行的衢院增添了浓墨重彩和闪耀印迹,为同学们“立心力行、履践致远,用梦想照亮现实,用行动诠释担当”的信念和行动感到欣慰。

他以《面对·变革》为题殷切寄语毕业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他分享了三个“小故事”,为大家送出了三个“应对之策”:一是唯有终身学习,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激荡变革的当下,只有加强学习、深度思考,才能清醒坚定、激浊扬清。希望同学们秉持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归零心态,善用第三个8小时,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迭代自身的知识面和能力圈,用学习赋能的确定性应对社会变革的不确定性。二是思路一新,万象更新。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希望同学们坚持守正创新,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征程中,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先风开拓进取、革故鼎新。三是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无论遇到什么坎坷,我们都不要消减对待生活的热情、不要丧失矢志报国的动力、不要放弃愈挫愈勇的信心。希望同学们不管遇到再大的风雨、再多的波折,都要乐观自信、砥砺前行,都能够“世界以痛吻我,我也将报之以歌。”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只要坚定信念、坚持学习、锐意创新、调适心态,必将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最后,郑友取深情祝福毕业生。

依依惜别时,歌声诉衷肠。由毕业生代表带来的歌曲《像你这样的朋友》,重温了大学同窗之谊,追忆青葱岁月中同学们一同蜕变成长带来的温暖和不舍;毕业生代表诉说青春故事《看!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分享了他们在衢院坚定信念、勇敢追梦的青春故事,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歌舞《仰望星空》祝愿毕业生们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扬帆起航、不负青春;视频《身后》记录了学校公寓阿姨、医护姐姐、食堂阿姨、保安大叔、维修师傅等人员默默奉献的故事,他们已成为衢院故事里的一抹温暖记忆,毕业生代表为他们献上鲜花,表达诚挚的谢意;双排键歌曲串烧表演《后陡门的夏》《起风了》《一路生花》,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师生情、同窗情溢满心间。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了省级以上荣誉获得者、双一流大学考研录取荣誉榜。

党委副书记吴耀光宣读省优、校优毕业生名单,副校长江爱民宣读学士学位授予决定和毕业生名单。校领导上台颁发证书,并与毕业生代表合影留念。

各学院负责人、毕业班班主任们和学长学姐们通过视频向毕业生完成学业表示祝贺,他们充满不舍,满怀深情,寄语毕业生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敢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不断奋斗、追求卓越。在场家长代表和毕业生代表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和祝福,希望学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mg老虎机游戏的栋梁之材。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典礼的最后,全体毕业班班主任深情演唱《凤凰花开的路口》,全体毕业生起立,满怀着诚挚感恩之心,列队行谢师礼。

音乐响起,带着老师们的嘱托与希望,全体教师目送毕业生们先行离场。毕业生们即将开启全新且充满期待的旅程,此去星辰大海,前程锦绣如画,母校永远是你们回忆里最温暖的地标。

6月15日上午,学校在大会堂举行了2024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仪式。校领导和学院领导为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拨穗并颁发证书,校长郑友取教授与毕业生合影留念。

校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6月的校园,栀子花开,清香四溢,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凌霄花也开得正艳,“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在这花晨月夕的美好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024届2348名毕业生的丰收喜悦和分袂启程。在此,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全力拼搏的自己、献给全心栽培的师长、献给全程关爱的社会各界!祝贺你们!感谢你们!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短暂的大学生活,你们经历了百舸争流的劈波斩浪,谱写了韶华青春的绚丽篇章,造就了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这是你们“热辣滚烫”里最沸腾的一页,也是“飞驰人生”中最坚实的一章。在“静待花开终有时”的大学时光里,你们立心力行、履践致远,用梦想照亮现实,用行动诠释担当。你们当中有294名同学顺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7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31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92人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04人曾经是身着戎装的退役军人,有210余人次在国家级学科竞赛摘金夺银、1100余人次在省级学科竞赛中力拔头筹;你们当中还有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弘扬非遗雅韵的优秀传承者、1人考上研5人考取编的“宝藏”寝室……你们以坚定和执着、智慧和果敢、勤力和贡献为追赶跨越、奋进前行的衢院增添了浓墨重彩和闪耀印迹。

此时此刻,为你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也满怀期待和祝福。作为校长,在你们离别前,按惯例还要再叮嘱几句。前几年我分享的主题是“面对·选择”“面对·不确定性”“面对·竞争”,今年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面对·变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如火如荼、举世瞩目。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突破,GPT-4o、Gemini 1.5 pro、Yi-Large、Qwen-Max等AI大模型争先恐后,飞速迭代,“涌现”能力呈现指数级跃升,这将势不可挡地重塑我们的工作样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大变革时代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也蕴藏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不要惧怕变革,也不要逃避变革,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瞬息万变、风云突变中临机制变、通权达变。为此,我想分享三个小故事,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第一、唯有终身学习,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我校商学院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张四行和黄婉怡是一对“博士情侣”,一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另一位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在校期间都是学生干部,都在省级学科竞赛获奖,还都拿过国家奖学金。他们俩从不期而遇到一“研”为定,从读硕的两地分居到拼“博”的双向奔赴,从立志“上岸”的起早贪黑到为了成功的心手相连,他们以学业和爱情比翼双飞的最好模样,惊艳了芳华、点亮了韶光,靠的就是学而不厌、孜孜以求、永不言弃。“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激荡变革的当下,思想的分歧、“三观”的分裂、资源的分化也会加剧呈现,信息的碎片化、海量化、个推化让人应接不暇,虚拟和现实亦真亦幻,只有加强学习、深度思考,才能更加清醒,激浊扬清。智能化时代,人的稀缺性不再依赖已有的学历和学识,而是取决于是否坚持终身学习、是否拥有知识快速更新和转化的能力。希望同学们秉持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归零心态,善用第三个8小时,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迭代自身的知识面和能力圈,用学习赋能的确定性应对社会变革的不确定性。

第二、思路一新,万象更新

上海有一家“老报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旧报纸,若是卖废品,一斤报纸也就几毛钱,但在这家店,一张就超百元,这些旧报纸居然还卖出了“泼天富贵”,原因是它只卖“生日报”。顾客主要是年轻的上海市民,他们或是购买自己出生当天的报纸,或是买来赠送给亲朋好友。斑驳泛黄的老报纸配上怀旧的包装,就有了岁月韵味,既能满足大家对出生那个年代的好奇,又能唤起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将旧报纸的卖点定位在生日礼物上,可谓别出心裁、复旧如新。可见,只要思路一变,就能“破圈”一片。“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因此,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一概否定,而mg老虎机游戏的是对旧有事物的扬弃和革新。希望同学们坚持守正创新,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征程中,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先风开拓进取、革故鼎新。

第三、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有一场景:张凤侠、李文秀一家转场去夏牧场,在当地牧民的眼中,转场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大事,但她们仍然穿着平时的衣服和鞋子,也没有刻意打扮。转场途中,蒙古族的奶奶就问她们,怎么穿得破破烂烂的,张凤侠解释说,一路爬山涉水的颠簸,怕把好衣服弄坏了。这时候,蒙古族奶奶微笑着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张凤侠说:“我等一下就把鞋换了,我闪亮,闪亮!”简短的对话,诠释着她们昂扬向上的生命热情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社会的转型变革中,我们的人生也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转场,转场中并不总是鲜花铺道、一马平川,难免有泥泞和沟壑,无论遇到什么坎坷,我们都不要消减对待生活的热情、不要丧失矢志报国的动力、不要放弃愈挫愈勇的信心。“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同学们不管遇到再大的风雨、再多的波折,都要乐观自信、砥砺前行,都能够“世界以痛吻我,我也将报之以歌。”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同学们,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只要坚定信念、坚持学习、锐意创新、调适心态,必将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祝愿你们一帆风顺、一路繁花、一生荣光!从今往后,这里将成为你们的母校,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看上去不完美想起来却挺美的地方,这里是你们永远的家,期待你们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审核:编辑:温可欣

关闭